旱后郴寇又作

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
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
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
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万里的《旱后郴寇又作》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由诗人杨万里所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在南宋文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旱后郴寇又作》并非他的主要作品。

  2. 诗歌内容:诗中描述了作者面对干旱和饥荒时的感受和思考。开头两句“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以及对秋天景象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後更用文章为”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以及希望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中的末句“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3. 文学价值:虽然《旱后郴寇又作》并非杨万里的主要作品,但它仍然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诗人的生活背景,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杨万里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旱后郴寇又作》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尽管它不是杨万里的主要作品,但在研究宋诗和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成就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