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十咏 其五 梨山庙

唐季临兹郡,生祠已荐馨。
声诗传乐府,庙猊载图经。
画壁流尘暗,金碑古藓青。
细民时请福,挝鼓赛遗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溪十咏其五 梨山庙》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杨亿,字大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宋代,而且在后世也有着极高的评价。他与宋祁、刘敞并称“小宋三大家”,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溪十咏其五 梨山庙》是杨亿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的一首诗。

  2. 诗歌原文

唐季临兹郡,生祠已荐馨。
声诗传乐府,庙像载图经。
画壁流尘暗,金碑古藓青。
细民时请福,挝鼓赛遗灵。

  1. 诗意解析
  • 唐季临兹郡:描绘了杨亿任职于杭州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 生祠已荐馨:描述了祭祀场所已经建立,人们在这里献上香火,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
  • 声诗传乐府:意味着诗歌可以流传,成为乐府的一部分,反映了诗歌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
  • 庙像载图经:说明了梨山庙的形象被刻在了图经之中,说明其在当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 画壁流尘暗,金碑古藓青:描绘了庙宇内外的景象,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但仍有其独特的历史韵味。
  • 细民时请福:反映了当地人对神明的祈求和信仰,体现了民间文化的一种体现。
  • 挝鼓赛遗灵:展现了当地的民俗活动,通过击鼓的方式来纪念和庆祝神明的存在。

通过对《建溪十咏其五 梨山庙》这首古诗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杨亿的文学造诣,还可以深刻感受到宋代杭州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信仰。这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神明敬仰的诗作,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再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