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向和卿还京

江湖多秋风,惝恍夜不眠。
念子将北归,起视明星悬。
君平翠虬姿,耸身苍梧渊。
高步隘八区,凌风上青天。
妙质蕴荆璞,宁须事磨镌。
赠言以为别,妄意追前贤。
圣言乃常珍,含咀真味全。
奇辞暂时好,过眼如飞烟。
洁身忌廉洁,触物冥虚船。
吾方病羸苶,市药还自怜。
明日隔长陂,相望空惘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向和卿还京》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下面将围绕作品原文、作者简介、作品鉴赏等方面,对《送向和卿还京》这一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官吏。杨时在北宋时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历任浏阳、余杭、萧山知县等职。晚年隐居于家乡的龟山,被学者们尊称为“龟山先生”。
  1. 作品原文
  • 杨时的《送向和卿还京》全文如下:“江湖多秋风,惝恍夜不眠。念子将北归,起视明星悬。君平翠虬姿,耸身苍梧渊。高步隘八区,凌风上青天。”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友人即将返回京城的不舍与期盼。
  • 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如“宁须事磨镌”、“圣言乃常珍”等诗句,充满了深厚的哲理意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诗意美。
  • 哲理性:诗中的“宁须事磨镌”等句子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和总结。
  • 艺术形式:采用七言古体的形式,简洁而富有韵味。

《送向和卿还京》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艺术性和深刻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和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