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四 荼

风递馀花点素缯。
日烘芳炷下萝藤。
为谁雕琢碎春冰。
玉蕊观中犹得誉,木樨岩下尚驰声。
何如高架任伊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其四》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全诗共三句。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情的人文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词:

  1. 诗词原文
    一树梨花雨细,轻纱袅袅春烟。玉容寂寞淡梳蝉。绣鞍飞出,青骢嘶一声。
    翠柳阴中几日雨,断桥流水人家。日暮归来何处客。满身兰麝醉如泥。
  2. 诗词解析
  • 上片:“梨花”象征着纯洁美丽,“细雨”则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气息。诗人用“轻纱袅袅春烟”形容雨后初晴的村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接着“玉容寂寞淡梳蝉”,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雨后的清晨,静静地梳妆的样子,体现了诗人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
  • 下片:以“翠柳阴中几日雨”开始,暗示了时间之长和景色之静谧。接着“断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水乡古镇的画面,既有宁静也有生活的烟火气。最后一句“日暮归来何处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归途中所遇到客人的关怀。
  1. 词的鉴赏
  •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苏轼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技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受。此外,苏轼还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之美,又有情感之深。
  • 从情感表达上来看,此词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孤独状态的感叹。

这首《浣溪沙·其四》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它通过自然与人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深刻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