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漳浦余明府

割鸡荐鸾刀,飞凫蹑仙迹。
惠与清漳流,名高鲁山石。
廉谦今所难,吾道帜可赤。
作县既有箴,救世岂无策。
涧水疑鸣琴,中宵起人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漳浦余明府》是蒲寿宬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割鸡荐鸾刀,飞凫蹑仙迹。
    惠与清漳流,名高鲁山石。
    廉谦今所难,吾道帜可赤。
    作县既有箴,救世岂无策。
    涧水疑鸣琴,中宵起人忆。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割鸡荐鸾刀”比喻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而“涧水疑鸣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1. 作者简介
  • 蒲寿宬(1578年—1624年),字子约,号东湖,明代文学家和官员。他曾担任过福建参议、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务,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人。
  • 蒲寿宬的文学作品多样,不仅包括诗歌,还有赋、序等多种形式。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著称,深受读者的喜爱。

《和漳浦余明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蒲寿宬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和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蒲寿宬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