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上饶道中

一春留滞在京华,午日依前未到家。
细葛香罗素无望,黄尘乌帽亦堪嗟。
争舟野渡人如簇,立马邮亭日欲斜。
遥想埙篪献亲寿,彩衣罗拜酌流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端午上饶道中》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在京华一春留滞后的端午佳节,依然未能回家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端午上饶道中》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这首诗作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他们对于家乡、亲友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宋代社会文化氛围紧密相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造诣。

  2. 诗歌原文
    一春留滞在京华,午日依前未到家。
    细葛香罗素无望,黄尘乌帽亦堪嗟。
    争舟野渡人如簇,立马邮亭日欲斜。
    遥想埙篪献亲寿,彩衣罗拜酌流霞。

  3. 诗意解析: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京华一春停留,端午节却依然未能回到故乡。诗中的“细葛香罗”与“黄尘乌帽”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后者则反映了他身处尘世的无奈之感。同时,“争舟野渡人如簇”,描绘了旅途中人群熙攘的景象;“立马邮亭日欲斜”,则表现了诗人在邮亭中驻足观望的时间感。最后一句“遥想埙篪献亲寿,彩衣罗拜酌流霞”则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祝福与对美好时光的缅怀。

  4. 文学价值:这首诗作不仅是裘万顷个人情感的真实抒发,更是宋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社会文化的某些侧面,如节日庆典的热闹场景、人们对传统礼俗的遵守以及对亲情友情的重视。《端午上饶道中》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端午上饶道中》作为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也为我们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