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时与李弘斋有约

去年今日西归客,曝背茅檐又一冬。
岁月催人虽迅速,简编于我却从容。
知名焉用诗千首,养病聊须酒一钟。
早晚杖藜修水去,故人有约许相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感时与李弘斋有约》是宋代裘万顷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 岁月催人:岁月虽迅速催人老去,但诗人却能保持从容的心态。
  • 简编从容:书籍虽然众多,但对诗人来说却是从容不迫的。
  • 知名焉用诗千首:诗人认为出名并不需要千首以上的诗作。
  • 养病聊须酒一钟:生病时以饮酒来养生,表明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 早晚杖藜修水去:表达了诗人准备随时出发,去修水见故人的愿望。
  1. 诗歌背景
  • 作者生平:裘万顷,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任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等职,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可能是在淳熙年间。
  • 作品风格:裘万顷的诗歌清婉流利,描绘细腻,富有情致。
  1. 诗歌赏析
  • 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岁月、名利与友情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 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对自然的描述: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曝背茅檐又一冬”,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1.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的从容态度,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深度。
  • 象征手法:使用“岁月”作为流逝的象征,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 意象选择:选择了“曝背茅檐”这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宁静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1. 文化意义
  • 文人心态: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 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后世读者。
  1. 影响与评价
  • 文学价值: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认可。
  • 历史地位:裘万顷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有感时与李弘斋有约》不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文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