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龄弟五首 其四

少年妄作功名想,说着长安喜欲狂。
多病年来怕奔走,却思云壑置藤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元龄弟五首 其四》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情厚意和对其生活状态的关怀。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裘万顷,字仲理,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及第,历任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等职。他性至孝有节操,并且留下了丰富的诗集。

  2. 诗歌原文
    一室萧然百事无,崇朝趺坐对熏炉。
    岫云舒卷元无碍,赢得从容养病躯。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体现了裘万顷对弟弟深深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作者在清晨静坐熏炉旁的安详情景。岫云舒卷象征着自然的自在和无拘无束,反映了作者在病榻上仍能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充分显示了他的气度和修养。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安于现状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境界。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裘万顷个人的经历有关,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不独居一室,面对简朴的生活。这种经历可能使他更加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并通过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此外,这首诗也可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5. 作品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裘万顷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宋代文学的特色,即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生命态度的深刻思考。

《寄元龄弟五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和生活态度的诗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