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宣教孝昌 其二

暂出伸三釜,归安菽水心。
立言存绝笔,遗子胜籯金。
肝腑真堪托,情亲久亦深。
交朋忘一鉴,哀泪满衣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刘宣教孝昌(其二)》是宋代诗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廖行之(生卒年不详),字少卿,号南湖居士,宋代诗人、文学家。
  • 他与苏轼、黄庭坚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在宋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原文
    暂出伸三釜,归安菽水心。立言存绝笔,遗子胜籯金。肝腑真堪托,情亲久亦深。交朋忘一鉴,哀泪满衣襟。

  2. 诗句解析

  • “暂出伸三釜”:描述了诗人暂时离开家乡,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情景。
  • “归安菽水心”:表达了诗人回归后的安心和满足感,象征家庭的和睦与安宁。
  • “立言存绝笔”:强调了诗人立下誓言和决心,要留下自己的著作。
  • “遗子胜籯金”: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代子孙能继承自己的遗志和财富。
  • “肝腑真堪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托付给朋友。
  • “情亲久亦深”:强调了长时间以来与朋友的深情厚谊,这种关系是长久而深远的。
  • “交朋忘一鉴”:形容朋友之间的友谊超越了物质利益,达到了心灵的契合。
  • “哀泪满衣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悲痛,泪水充满了他的衣襟。

《挽刘宣教孝昌(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友情和亲情的一种颂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还能够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如孝道、忠诚、友谊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