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前韵十首 其二

贪看繁红锦被堆,有人青眼为君开。
西湖千古林和靖,还悟牺尊木质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又和前韵十首·其二》是宋代诗人廖行之所作的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廖行之,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他的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其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2.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贪看繁红锦被堆,有人青眼为君开。西湖千古林和靖,还悟牺尊木质灾。
  • 译文与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贪欲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挣扎。其中“贪看繁红锦被堆”形容了他对物质世界的迷恋,而“有人青眼为君开”则可能暗示了外界的认可和赏识。“西湖千古林和靖,还悟牺尊木质灾”反映了作者对林逋的敬仰以及对奢侈生活的反思。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及其背后的空虚。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

《又和前韵十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以及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