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蕨三首 其三

不须态掌夸珍膳,安用鸡趺快嗜情。
富有漫山千臂指,何妨采撷日充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食蕨三首 其三”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态度和生命哲理的诗歌。下面将对《和食蕨三首 其三》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作以通俗易懂著称,深受民间喜爱。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朝,其间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多次被贬谪,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文学理想,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和传播,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2. 诗句原文及翻译:《和食蕨三首 其三》全文如下:“采蕨持螯酒一卮,南山酌罢北山归。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在西峰忆故人。”这首诗的字面意义并不复杂,但通过深入的解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诗中“采蕨持螯酒一卮”,描述了诗人在南山采集蕨菜时的情景,而“南山酌罢北山归”则反映了诗人从南山下山回到北山的行程,表达了一种旅途的辛劳与思乡之情。“年年陌上生秋草”,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秋天的草地总是一年又一年地生长着,这可能隐喻了人生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最后一句“日日在西峰忆故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白居易诗风中的朴素和真挚。
  3. 主题思想:《和食蕨三首 其三》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采蕨、饮酒、行走等日常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生命的短暂。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引发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种对人生、对过往的深刻思考。
  4. 艺术特色:《和食蕨三首 其三》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炼的用词和深刻的意象。诗人用“采蕨”、“酌酒”、“行路”等简单的动作,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并通过“秋草”、“故人”等意象,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层次感。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和食蕨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唐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文学成就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