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省试到阙偶成

去年隋堤一丈雪,雪路苦寒那可行。
行人畏寒兼畏滑,满蹊坚冰如鉴明。
行装人与马成二,身不自惜旁人惊。
崎岖千里到京阙,痛定回思双泪倾。
伊予少小亲翰墨,应敌岂解前无勍。
今者西来皆计吏,妄与群俊争文鸣。
无田归耕曷为养,得失未易秋毫轻。
作歌聊用写情素,拥鼻微吟同洛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慕容彦逢创作的《赴省试到阙偶成》是一首描写宋徽宗时期社会现象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和翻译
  • 原文节选:去年隋堤一丈雪,雪路苦寒那可行。行人畏寒兼畏滑,满蹊坚冰如鉴明。
  • 译文:去年冬天,隋堤上铺满了一尺厚的白雪,道路上的寒冷让人难以前行。行人因为害怕寒冷又害怕滑倒,只能在冰雪中艰难前行,脚印深深地印在了路上,就像镜子一样明亮。
  1. 作品赏析
  • 《赴省试到阙偶成》通过描绘冬日隋堤上的雪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严寒天气和人们的艰难处境。诗中的“行人畏寒兼畏滑”形象地表达了行人在恶劣天气下的艰辛与无助,以及他们对于安全的重视和对环境的敬畏。
  •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权力斗争。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公正的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也暗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慕容彦逢,字公亮,北宋时期的人物,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左司谏、中书舍人等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汝州。
  • 时代特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徽宗朝,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权力斗争和政治迫害,而作者则通过自己的遭遇,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1. 写作风格
  • 写实手法:《赴省试到阙偶成》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通过具体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多的是对人生百态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宋朝的作品,《赴省试到阙偶成》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 思想启示: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后人的思想启示。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的生活,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真正的问题。

《赴省试到阙偶成》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历史意义和思想启示等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