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龙歌

四灵之长惟虬龙,虬龙变化故难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灵物潜形在此中。
池内仙人驯扰得,至今隐现谁能测。
乘云蠢动独标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常人竞取暂从心,才出山楹兮无处寻。
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献明庭兮陈上瑞。
初献一龙朝魏阙,偶挹二龙离洞穴。
人心龙心若符契,一去一住何神异。
我睹真龙幸不惊,至诚祝龙龙好听。
但祈风雨年年顺,庶使仓箱处处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龙歌》为宋代诗人宋真宗的诗词作品,是一首流传甚广、备受赞誉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观龙歌》:

  1. 创作背景
  • 《观龙歌》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在宋朝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成就显著,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重视。
  • 宋真宗本人也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而《观龙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宋真宗的文学才华,也可能蕴含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及治国理念。
  1. 文学价值
  •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观龙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全宋诗》中收录了此诗,这本身就是对作品文学价值的肯定。
  • 该诗在结构上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龙的描述,隐喻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这种通过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愿望的手法,使得整首作品既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 《观龙歌》中的“人心龙心若符契”等句子,展示了宋真宗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表达能力,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皇帝所应具备的品质。
  1. 影响及评价
  • 《观龙歌》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后世文人墨客的广泛赞誉。明代诗人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称其为“千古绝唱”,清代诗人赵翼也在其所著的《瓯北诗话》中提到这首诗“气韵雄浑,词采遒丽”。这些评价都表明了《观龙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观龙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融合了历史、哲学、艺术和宗教等多个层面的内涵,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对于研究宋代历史、文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而言,《观龙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