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涧寺龙潭

一遇汤王旱,须为傅说霖。
只应蟠涧底,济物是初心。
昔岁苗将槁,阳骄不和阴。
农夫望膏泽,徒蛰尔何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石涧寺龙潭》是一首宋代诗人赵抃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一遇汤王旱,须为傅说霖。 只应蟠涧底,济物是初心。昔岁苗将槁,阳骄不和阴。农夫望膏泽,徒蛰尔何深。

  2. 诗歌鉴赏

  • 主题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农民的生活境遇。
  • 艺术手法:诗人使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干旱比作太阳的骄横,而农民则是被束缚在地下无法动弹的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农民困境的深刻理解。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 作者生平:赵抃(1032年—1089年),字阅道,号东原、履斋翁,晚号醉吟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人物。他的一生致力于政治和民生事业,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和石涧寺龙潭》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