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其六 蜡梅

一种岁前春,谁辨额黄腮白。
风意只吟群木,与此花修别。
此花佳处似佳人,高情带诗格。
君与岁寒相许,有芳心难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好事近·其六 蜡梅》是宋代赵彦端所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描绘了腊梅花在冬季开放的独特景象,通过“一种岁前春”和“谁辨额黄腮白”等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蜡梅的风姿和美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赵彦端生活在南宋时期,身处乱世之中,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 艺术风格:这首词体现了宋词婉约派的特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腊梅花的形象和气质,充满了文人骚客的情感寄托。
  1. 词意解析
  • 蜡梅意象:“一种岁前春”点出了腊梅在冬季开放,为早春带来了一抹生机。
  • 形象描述:“谁辨额黄腮白”,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了蜡梅花瓣的颜色,使人仿佛可以看到那一树的黄色和白色。
  • 花与人的比拟:“此花佳处似佳人”,将蜡梅的优美之处比作一位高洁、有诗情画意的佳人,赋予了蜡梅以人格化的特征。
  • 情感寄托:“君与岁寒相许”,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赞美和向往。同时暗示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与坚贞不渝的情感。
  1. 文化价值
  • 审美情趣:这首咏物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 文学成就:作为文学作品,这首咏物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宋词中的佳作之一。
  1. 艺术手法
  • 意象选择:通过对腊梅花的描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语言运用: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好事近·其六 蜡梅》不仅以其精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吸引了历代读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