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歌 其六

楚天浓云如墨泼,通宵滂沱翻江阔。
寒声遍撼蒹葭林,要将秋容洗到骨。
杜若洲有鸿雁栖,震凌喧梦时惊疑。
钓翁醉睡却不知,桩脱缆断船偷移。
嗟此何景兮潇湘夜雨,丹青欲尽浪自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景歌 其六》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介绍、作品赏析和历史背景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作品原文
  • 楚天浓云如墨泼,通宵滂沱翻江阔。寒声遍撼蒹葭林,要将秋容洗到骨。杜若洲有鸿雁栖,震凌喧梦时惊疑。钓翁醉睡却不知,桩脱缆断船偷移。嗟此何景兮潇湘夜雨,丹青欲尽浪自苦。
  1. 作者介绍
  • 赵汝燧,字子固,号东山野客,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文学界具有较高地位。
  1. 作品赏析
  • 《八景歌 其六》作为一首描绘秋夜潇湘景色的诗篇,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深沉内敛。诗中通过浓重的天空乌云、连绵不断的江水、萧瑟的秋风吹过芦苇林等细节来营造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通过对鸿雁栖宿、渔翁醉眠等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生活的平淡真实。
  • 整首诗的结构完整,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1. 历史背景
  • 《八景歌》是南宋时期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 赵汝燧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往往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也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八景歌 其六》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夜潇湘景色的诗篇,也是南宋时期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背景。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八景歌 其六》是一部值得品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