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远斋老,为说惠连贤。
制行有成德,工诗称旧联。
几年徒慕想,十载获周旋。
别去吴中远,书无雁足传。
悼刘仲远 其一
介绍
悼刘仲远
《悼刘仲远》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赵蕃,字昌朝,号章泉,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身处政治风波和社会变迁之中,其诗作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悼刘仲远》作为其中的一首重要作品,不仅展现了赵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故友刘仲远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情厚谊。“不念乃兄老,忍遗诸子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不舍和对自己未能尽孝的内疚感。赵蕃深知兄长年事已高,自己未能在兄长身边侍奉,深感遗憾。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无法继续培养自己的儿子们,这让他感到悲痛与无奈。诗人的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感受到亲情之重和责任之重。
“结交予最晚,闻讣亦深哀。”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及其对友人去世消息的关注和反应。尽管赵蕃与刘仲远相交甚晚,但两人之间的友情却是真挚而持久的。当听闻友人去世的消息时,赵蕃表现出了深深的哀伤和失落。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赵蕃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维护。
“铭志谁为作,松杉何地栽。”这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朋友离世后的纪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在诗中提到了“铭志”,意指记录下对故人的记忆和怀念。然而,面对朋友的逝世,诗人感到悲痛之余,也不禁思考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他问及“松杉何地栽?”表达了对朋友安息之地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堂堂那复有,皎日竟浮埃。”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感慨世事无常、英雄难久留的感慨。在这句中,诗人以“皎日”比喻刘仲远这样的英雄人物,而“浮埃”则暗喻英雄最终难逃尘世的纷扰,难以长存。这种感慨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哀思,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悼刘仲远》通过赵蕃的真挚情感和细腻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故友刘仲远的追忆,也是对生命、友情和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无力和迷茫。《悼刘仲远》所传达的关于友情、命运和历史的思考,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仅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要对生活的无常和历史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回顾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