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南山石,槎牙更贯之。
道虽横至宝,谁复赏奇姿。
叹息已云屡,写摹尝有诗。
吾曹从行者,名字亦俱垂。
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其三》是宋朝诗人赵蕃的作品,创作于宋代。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赵蕃,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享年八十七岁。他早岁从刘清之学,以祖父荫入仕,尝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1229)以直秘阁致仕。
诗歌原文:《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其三》原文如下:
退士今安有,微官讵足旌。
茹蔬知味薄,不饮见神清。
要是高其事,况堪诗有声。
淮南人物论,是亦一权衡。诗歌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赵蕃对刘进父的尊重和赞赏之情。诗中“退士今安有,微官讵足旌”表明赵蕃认为真正的贤能之人并不需要显赫的官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茹蔬知味薄,不饮见神清”则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认同,认为清心寡欲才是真正高洁的境界;“要是高其事,况堪诗有声”表达了对刘进父高尚情操的肯定,认为他的言行值得后人传颂。而“淮南人物论,是亦一权衡”,则是对刘进父在淮南地区的政绩和影响力的高度评价,认为他在地方上的成就堪比权衡器物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刘进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赞扬。
《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赞美刘进父品行与才能的佳作,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诗篇。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向往,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