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折子明丈二首 其二

行橐何轻重,新诗得卷藏。
犹须与先集,并为补山房。
更欲询言行,持将益废忘。
匆匆语难尽,莽莽恨空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折子明丈二首 其二》是宋朝诗人赵蕃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中的第二首。该组诗共两首,旨在表达诗人与友人折子明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赵蕃字昌父,号章泉,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河南郑州人。他后因侨居信州玉山而得此号。赵蕃早年从刘清之学,受祖父荫入仕,并曾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他在南宋朝廷以直秘阁致仕。他的文学作品中,既有对儒家思想的深刻体现,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其书法艺术也颇受后世推崇。

  2. 诗歌内容:《留别折子明丈二首 其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即将离别时的不舍情绪。诗中“行橐何轻重”,意指携带的物品虽重但情意更重;“新诗得卷藏”,则暗示了诗人将朋友赠予的新诗珍藏起来。同时,诗人还提到“犹须与先集”,意味着未来有机会再次聚集、共同商讨事宜。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3. 艺术特色:赵蕃在创作上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深受颜真卿、李建中、苏舜钦、苏轼、黄庭坚等历代名家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追求真情实感,而且在形式上也力求工整严谨,展现了宋代文学的成熟与丰富。

《留别折子明丈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友情诗篇。它体现了赵蕃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友情未来可能的憧憬。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