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日呈明叔

冷澹清明节,萧疏斑白翁。
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
坐卧书窗里,阴晴啼鸟中。
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六日呈明叔》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下面将围绕作品原文、注释、赏析、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内容:“冷澹清明节,萧疎斑白翁。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坐卧书窗书,阴晴啼鸟中。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1. 注释与译文
  • 注释:这首诗的注释较为详细地解释了诗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的含义。
  • 译文:这首诗的大意可以这样理解:在冷清的清明时节,一位斑白的老人独自坐着或躺着阅读着书籍。不知道春天的事情已经减少了,但是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绿荫。坐在书桌前阅读,或者在窗外观看鸟儿的鸣叫声。岁月使他显得更加苍老,他的生活状态也与贫困和疾病相似。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其朴素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语言风格:诗中的用词简洁而有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历史环境:赵蕃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社会背景:在宋代,文人常常面临着政治压力和社会变动的挑战,这可能影响了赵蕃的心理状态和他的文学创作。

赵蕃的《初六日呈明叔》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宋代文化和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