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忽闻雨,迟明殊未收。
都缘数日热,变此一庭秋。
不但梅当熟,从来夏或裘。
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
八日夜雨九日不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日夜雨九日不止》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连日炎热之后骤然凉意的欣喜以及对季节转换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八日夜雨九日不止》的作者赵蕃,字昌父,号章泉,是宋朝郑州人,后徙居信州玉山。赵蕃以荫入仕,曾为太和主簿、辰州司理参军等职,因辨冤狱与郡守力争而罢官。理宗即位后,诏予祠,依前直秘阁致仕。赵蕃在诗坛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与周必大唱酬颇多。
诗歌原文:中夜忽闻雨,迟明殊未收。都缘数日热,变此一庭秋。不但梅当熟,从来夏或裘。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
作品赏析: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天气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更反映了季节交替时的情感波动。例如,“不但梅当熟”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已经到来,而“可怜方止酒”,则透露出诗人因季节变迁而调整生活节奏的复杂心情。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夜晚骤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变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转变的喜悦与期待。这种喜悦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秋日的向往,更是对生活中各种变化的一种积极接受态度。
艺术特色:《八日夜雨九日不止》作为赵蕃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艺术特色在于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五言律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八日夜雨九日不止》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自然现象描述诗,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