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兴 其八

杨柳迎霜败,枇杷隔岁花。
柴桑今学隐,杜曲旧为家。
北讯时闻雁,南烹久厌蛙。
归津隔吴越,随地且桑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杂兴其八”是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湖景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原文
    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
  1. 诗歌注释
  • 注释:本诗为明人韩日缵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赏析:本诗通过对雪后初晴、湖上漂行的描写,以及远处山色与风停后的寒意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冬日氛围。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冬日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丽。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韩日缵(约公元1365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但根据其时代背景,应属于明初或明中期的诗人。
  • 诗作背景:此诗可能是韩日缵在冬日游览湖上时所作。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韩日缵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雪”这一意象,通过描述雪后初晴的景象,展现了冬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风”这一元素,通过风停后带来的寒冷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语言风格:韩日缵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1. 文学价值
  • 审美价值:韩日缵的这首《冬日杂咏 其八》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
  • 文化意义: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冬日杂咏 其八》不仅是一首描绘冬日湖上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艺术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