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得疑倾峡,徐行若泛潮。
胡为隔田亩,而不度林椒。
爽气虽能及,馀波不可招。
不眠如有待,冲口漫成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骤得疑倾峡,徐行若泛潮。
胡为隔田亩,而不度林椒。
爽气虽能及,馀波不可招。
不眠如有待,冲口漫成谣。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六月十七夜,初出西阁时。
地卑湿气重,云暗天无光。
忽逢江上翁,笑指西南隅。
问君为谁苦,自言寻故吾。
大风吹我衣,飒飒日边趋。
公家有程期,去之如投遗。
公家岂相顾,急走无所为。
平生所悲叹,末路惊失据。
还归方丈室,兀坐至五鼓。
清寒使人病,伏案听萧瑟。
鸡鸣风雨来,黄流赤连道。
空山行断绝,哀猿啼不已。
心折此幽人,徒然感冥默。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大雨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