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远弟仍出,柴扃谁复过。
卷终方独坐,诗至得长哦。
我乏王杨体,君宁崔蔡多。
相思欲相觅,马瘦怯陂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友远弟仍出,柴扃谁复过。
卷终方独坐,诗至得长哦。
我乏王杨体,君宁崔蔡多。
相思欲相觅,马瘦怯陂陀。
《次韵斯远晚步见怀》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远方弟弟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友人不在时的孤独感。下面将深入探讨赵蕃的生平、创作背景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早年跟随刘清之学习,受其祖父荫庇入仕,并曾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赵蕃以直秘阁退休。
创作背景:《次韵斯远晚步见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赵蕃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远方兄弟的牵挂。诗中不仅表达了与友远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在独处时的寂寞与思索。
文学特色: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赵蕃的这首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例如,“柴扃谁复过”中的“柴扃”暗示了门庭的幽静,而“谁复过”则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的渴望和寂寞。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富有哲理意味。
《次韵斯远晚步见怀》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卓越的艺术才华,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