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馆我多暇,驱车君苦忙。
近时成契阔,远去益凄凉。
闻说催归骑,何由把别觞。
归心擢章贡,远目溯沅湘。
寄送于去非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送于去非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出生于1143年的宋朝,是南宋中期的重要诗人。他在文学史上以与友人韩淲(号涧泉)齐名而著称,合称为“上饶二泉”,并共同推动了江西诗派的传承与发展。
在这首诗中,赵蕃通过描绘自己任职期间的境遇以及与其他官员的关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诗中的“三载尉虽卑”反映了赵蕃初入仕途时所感受到的职位卑微,但随后“诸公况己知”则显示了他逐渐获得朝廷的认可和重视。这种从低到高的社会地位变迁,既展示了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评价的标准和趋势。
诗歌中还体现了赵蕃的个性特征,如“荐书常沓至”和“宾幕每牢辞”,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位不愿接受外界干扰,坚持自我风格的官员形象。他不仅拒绝频繁的政务邀请,还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难得。赵蕃的这种性格特点,使他在政治生涯中显得特立独行,不为权势所动。
在语言风格上,赵蕃的诗词简洁明快,富有力度。诗句“玉立风神峻,河倾议论驰”不仅形容了其人的外貌和风度,同时也象征着其思想深邃、议论滔滔。这种描述不仅凸显了赵蕃的个人魅力,也反映出他作为文人的才华和智慧。他的这种文采,在当时的文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使他成为江西诗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寄送于去非三首》不仅是赵蕃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表达,也是他对当时官场生态和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思和批评。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赵蕃不仅仅是一个文人墨客,更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历史人物。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更在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