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

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
我今久隔乡关念,病后徒惊节物催。
不见过门长者辙,可怜到手故人杯。
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出生于宋朝郑州的赵旸孙。他以荫入仕,曾担任太和主簿、辰州司理参军等职,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晚年退隐,享受太社令、直秘阁的待遇,直至逝世。

  2. 创作背景:在宋代,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赵蕃的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或与友人交流时创作的,用以表达他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融入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个人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3. 作品原文:《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原文如下所示: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我今久隔乡关念,病后徒惊节物催。不见过门长者辙,可怜到手故人杯。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

  4.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同时,通过对比昔日与现在的境遇,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5. 艺术特色:赵蕃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在这首七言律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对比、拟人和描绘等多种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不失优美的韵律。尤其是“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这两句,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又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怀念。

《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不仅展示了赵蕃的诗歌创作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风貌。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是了解和学习宋代诗歌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