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左司三首 其三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
但见诏除频宠渥,是知明圣识忠良。
都司万事无不理,一语九州当致康。
况此十年门下士,反从勾漏吊沉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杨左司三首》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
    但见诏除频宠渥,知明圣识忠良。
    都司万事无不理,一语九州当致康。

  2. 诗句解析

  •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而言外敢昌”:这里描绘了杨左司受到皇帝召见的情景,以及他敢于直抒胸臆的场景。”造膝”意味着近距离的交流,而”言外敢昌”则表达了杨左司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的勇气和自信。
  • “但见诏除频宠渥,知明圣识忠良”:此句反映了杨左司被频繁提拔和宠爱的情况,同时也显示了皇帝对他的赏识和了解。”明圣”指的是英明的神武之主,”识忠良”则强调了皇帝对忠诚贤良之士的重视。
  • “都司万事无不理,一语九州当致康”:这句诗表达了杨左司在处理政务时的能力,以及他的言论能够带来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都司”可能是指某个部门或机构,而”无不理”则暗示了其全面负责的态度。
  1. 艺术价值
  • 独特的表达方式: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赵蕃的文学才华。
  • 鲜明的时代特色: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深远的影响:赵蕃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
  1. 情感寄托
  • 对友人的赞赏:通过对杨左司的赞美,赵蕃表达了对其才能和品德的敬佩。
  • 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赵蕃对正直、清廉的政治环境的向往。
  • 对友谊的珍视:在这首诗中,赵蕃对杨左司的友情也得到了表现,显示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1. 文化意义
  • 儒家思想的体现:这首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忠诚、正直和责任感。
  • 文人风骨的展现:赵蕃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这种风格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
  • 历史的见证:这首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宋代的某些社会现象和文化特点。
  1. 创作背景
  • 政治环境:在宋代,政治相对开放,文人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治理中,赵蕃的这首诗可能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 个人经历:赵蕃与杨左司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这使得这首诗有了更多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色彩。
  • 文学成就:赵蕃的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成就。

《赠杨左司三首》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赵蕃对朋友的赞美、对时代的反映以及对文化的传承。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至今仍值得人们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