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阴未解成长句

一日舒晴十日阴,春来时节更萧森。
徐行索句茅檐静,孤坐焚香书屋深。
少日饥寒真累己,莫年勋业已无心。
先贤遗传时披读,颇怪山王在竹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阴未解成长句》是宋代词作家赵蕃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雨阴未解成长句》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赵蕃。他与当时的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韩淲(号涧泉)关系密切,二人齐名,被誉为“上饶二泉”,并共同推动了江西诗派的发扬光大。
  2. 作品原文 :“一日舒晴十日阴,春来时节更萧森。徐行索句茅檐静,孤坐焚香书屋深。少日饥寒真累己,莫年勋业已无心。”。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自然景色和诗人自身的心境变化。通过对比晴朗和阴雨天气下的景象变化,诗人抒发了自己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和创作的坚定信念。
  3. 作品赏析: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自然世界。诗中的“一日舒晴十日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多变的天气,而“徐行索句茅檐静”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沉思写作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学习与创造的热情。
  4. 作品创作背景:赵蕃生活在南宋中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赵蕃依旧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赵蕃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更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表达。
  5. 作品意义:赵蕃的《雨阴未解成长句》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诗歌,它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风貌,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雨阴未解成长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赵蕃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环境。通过欣赏和研究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