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甚有怀山居

风不能清友病人,睡常忘起更疲神。
世间自有宽凉处,胸次休怀偪仄嗔。
腕倦不胜持羽扇,头童端欲垫纶巾。
归欤旧隐连修竹,幽鸟窥檐席有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蕃的《暑甚有怀山居》是宋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在炎热夏日的感慨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一字天觉,号章泉,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宋徽宗、宋高宗、宋光宗、宋宁宗四朝,官至朝奉大夫、直秘阁,后因得罪贾似道而罢职,退隐于故乡,以诗文自娱。
  1. 原文节选
  • 根据古诗论诗词网站提供的原文翻译,“风不能清友病人,睡常忘起更疲神。世间自有宽凉处,胸次休怀逼仄嗔。”描述了夏天的气候炎热,使得人感到疲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找到一处凉爽之地的愿望。
  • 诗中还提到:“腕倦不胜持羽扇,头童端欲垫纶巾。”描绘了作者因为劳累而无法支撑使用羽扇的情境,以及想要用竹席来遮挡阳光的无奈。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暑甚有怀山居》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在炎热的夏日里,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的疲惫,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环境的向往。
  • 艺术手法:赵蕃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使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诗意。如“腕倦不胜持羽扇,头童端欲垫纶巾”中的“腕倦不胜持羽扇,头童端欲垫纶巾”,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劳累而无法使用扇子和枕巾的情景,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对《暑甚有怀山居》这首诗的简要介绍,可以感受到赵蕃作为宋代诗人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也是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