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德卿秀才

蚌繇珠剖孰为冤,鹤岂鸣皋且唳天。
对策未居金马上,夜书犹即短檠边。
子诚异嗜如昌歜,我愧沉痾非藕船。
永好固知当有报,思眢才索不能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韦德卿秀才》是一首宋代的诗作,由赵蕃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朝,号章泉,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徙居信州玉山(今江西上饶玉山县)。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诗人,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赵蕃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闻名,其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2. 作品原文:《赠韦德卿秀才》,蚌繇珠剖孰为冤,鹤岂鸣皋且唳天。对策未居金马上,夜书犹即短檠边。子诚异嗜如昌歜,我愧沉痾非藉船。永好固知当有报,思眢

  3. 诗歌赏析:赵蕃在《赠韦德卿秀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文人的交往及其内心世界。首句“蚌繇珠剖孰为冤”,通过比喻展现了一种无奈与哀怨的情感。接着,“鹤岂鸣皋且唳天”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4. 主题思想: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也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志向。诗中的“对策未居金马上”和“夜书犹即短檠边”等句,反映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坚持追求学问的情景。

赵蕃的《赠韦德卿秀才》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