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信宿尚留凉,况是僧房对竹床。
异日江湖成远隔,祇今林壑可相忘。
囊空未易苏贫极,酒薄聊能衍话长。
竹树并檐虽尔密,不妨新月吐华光。
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祖父荫入仕,尝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1229)以直秘阁致仕。他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包括诗歌、词、文等,其诗多关注民生、自然和友情等方面。
诗歌原文:
雨余信宿尚留凉,况是僧房对竹床。
异日江湖成远隔,只今林壑可相忘。
囊空未易苏贫极,酒薄聊能衍话长。
竹树并檐虽尔密,不妨新月吐华光。诗歌解读: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西轩与友人共度良宵的场景。“雨余信宿尚留凉”,诗人感受到了凉爽的夜晚。接着,“况是僧房对竹床”,诗人描述了与僧人同住一室,与竹子相伴的舒适感受。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囊空未易苏贫极,酒薄聊能衍话长”表达了诗人虽然贫穷但依然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竹树并檐虽尔密,不妨新月吐华光”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即使在密布的竹树中,新的月亮也能发出光芒。
艺术特色:《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情的人文关怀,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还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