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道间

一源曲折几成桥,稻陇蔬畦高下浇。
水碓暗鸣蛙吠草,绿云乱点鹭侵苗。
谁云斗粟可相挽,到处佳山如见招。
东亩拔秧南亩莳,乐哉安得助长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水道间》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并非现代文学作品。 这首诗作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山水田园诗风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赵蕃(1143年-约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在继承唐宋诗词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写实与自然景观的刻画,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白水道间》中,赵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白水道间》作为赵蕃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风格:赵蕃在《白水道间》中使用了朴素而生动的词汇,如“一源曲折几成桥”、“稻陇蔬畦高下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这种语言风格既易于读者理解,又能深刻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2. 意象运用:赵蕃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自然意象,如“水碓暗鸣”、“绿云乱点”、“鹭侵苗”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它们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乡村生活,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情感表达:《白水道间》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赵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白水道间》不仅是一首反映宋代乡村生活风貌的文学作品,更是赵蕃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