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县丞谢送笋

官曹常恐废书勋,赖是相看有竹君。
送笋但知修岁例,辱诗还喜继前闻。
馋涎肯为口腹计,幽处要期风月分。
我事且然成忤俗,奈何君复露奇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陈县丞谢送笋》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 作品出处:《次韵陈县丞谢送笋》是赵蕃在担任地方官员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赠送竹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公务繁忙而忽略阅读学习的自责和反思。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官曹常恐废书勋,赖是相看有竹君。
  • 译文:我担心自己忙于公务而荒废了读书学习,但朋友赠送的竹笋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有了竹子的陪伴,我可以继续追求学问。
  • 注释:官曹指的是官职所在的部门,书勋指的是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自己的功勋。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赵蕃不仅表达了对友人陈县丞赠送竹笋的感激,还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反思和自我批评。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身责任的自觉承担。
  • 艺术特色:《次韵陈县丞谢送笋》作为一首赠答诗,通过对竹的自然描绘和对竹笋的欣赏,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同时,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1. 写作背景
  • 作者生平:赵蕃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时代变迁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政治环境: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文人往往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道德选择。赵蕃的诗歌中反映出他对于权力、道德和个人责任的深入思考。

《次韵陈县丞谢送笋》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赠答诗,更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赵蕃对于友情、责任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文人在动荡时期的复杂心态。对于研究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