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 其一

交旧年来寖作疏,两翁频肯问林居。
儿时已诵天台赋,老去思传秘府书。
可使鸾凰栖枳棘,未应骐骥伏盐车。
时平自是功名晚,莫叹江湖岁月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由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这首诗是黄庭坚在示疏字韵四诗中的第一首,其中“示疏”指的是他向皇帝呈上的奏疏,而“子肃”则指的是他的好友苏轼。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诗中“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 其一”,表明这首诗是黄庭坚为苏轼所呈奏的“示疏”写的四首诗歌之一,并且这些诗都是押同一个韵(即字韵)。这四个字构成了本诗的主题:黄庭坚通过押韵的方式与子苏进行文学交流。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整首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押相同的韵,形成了统一的韵律。第一句“远斋和”中的“斋”字属于“上平十四寒”韵;第二句“示疏字”中的“疏”字属于“上平六鱼”韵;第三句“字韵四”中的“字”字属于“去声五未”韵;第四句“复用韵”中的“用”字属于“上声二十二养”韵。通过这样的押韵方式,诗中表达了黄庭坚与子苏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相互尊重和欣赏。

我们讨论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宋诗的代表之一,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同时,它也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此外,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宋诗的典范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