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其二

朱游不肯留东阁,子政犹须校秘书。
自有大名喧宇宙,岂劳当路借吹嘘。
舟中加意护寝饭,日下即当来诏除。
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朱游不肯留东阁,子政犹须校秘书。
    自有大名喧宇宙,岂劳当路借吹嘘。
    舟中加意护寝饭,日下即当来诏除。
    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

  2. 诗歌解读

  • 第一联:“朱游不肯留东阁,子政犹须校秘书。”这两句描述了朋友不愿留在高位,而仍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情景。”朱游”可能是指一位在朝为官的朋友,”子政”则指另一位致力于学术的朋友。他们共同的理想是在朝廷之外,继续追求学问与研究。
  • 第二联:“自有大名喧宇宙,岂劳当路借吹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名声远播的赞赏。他认为朋友无需借助权势或他人的赞誉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 第三联:”舟中加意护寝饭,日下即当来诏除。”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诗人在旅途中关心朋友的生活,期待着他能够早日受到朝廷的赏识并得到任命。
  • 第四联:“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才华的认可,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不必只满足于个人生活的舒适。
  1. 主题与风格
  • 现实主义:诗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
  • 现实主义: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
  • 现实主义: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1. 创作背景
  • 赵蕃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面对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诗人对友人的未来充满了关切和期望。
  1. 文化影响
  •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文化精神。它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传递了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和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它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动荡时代中的坚持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