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简在伯四首 其三

书中旧学来禽帖,今日蛮州得饫尝。
要与先生共咀嚼,更将煮蜜助甘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简在伯四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时代背景: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朝,一字天觉,号章泉,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赵蕃的家族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他本人更是博学多才,尤其擅长诗歌和古文创作。
  • 作品风格特点:赵蕃的诗歌多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他的作品中既有豪放激昂的气概,也有细腻婉转的情感流露,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追求。他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句翻译:《奉简在伯四首·其三》中的“书中旧学来禽帖”意味着从书卷中获得了珍贵的知识,如同得到了珍贵的礼物;而“今日蛮州得饫尝”则描绘了诗人在蛮州(今云南一带)的生活经历,感受到了自然的馈赠和人生的丰富多彩。最后两句“要与先生共咀嚼,更将煮蜜助甘香”则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品味生活之乐,以及在交流中增进感情的愿望。
  • 艺术特色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和分享,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人生旅途中相互扶持的必要性。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代评价:赵蕃的诗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而受到后世广泛赞誉。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称赞赵蕃的诗作:“天下诗文无二公,惟子独步两汉唐。”这不仅是对赵蕃诗歌才华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肯定。
  • 文化传承意义:赵蕃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来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奉简在伯四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瑰宝。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哲学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