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门寺后梅开丛竹间斯远举坡公春来幽谷之句因成二绝 其二

朋游落寞每形悲,喜甚归来慰所思。
况在水滨山崦里,两筇相对索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智门寺后梅开丛竹问斯远举坡公春来幽谷之句因成二绝》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智门寺后的梅花盛开,与丛竹相伴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来临、大自然恢复生机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智门寺后梅开丛竹问斯远举坡公春来幽谷之句因成二绝》

智门寺后梅开早,丛竹间中雪作尘。
谁见幽人问春事?独行幽谷自逢春。

首句“智门寺后梅开早”,描写了智门寺附近的梅花在春天较早时就开放了,这是对春天的早到的赞美。
第二句“丛竹间中雪作尘”,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与丛竹相伴的景象。竹子的翠绿与梅花的洁白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谁见幽人问春事?独行幽谷自逢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慨和赞美。他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独自行走在幽静的山谷中的人才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其他人可能无法理解他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智门寺后梅花盛开的景象的描绘以及通过表达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悟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