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见菊二首 其二

花前曳杖极徜徉,为汝临风一慨慷。
直自东坡仙去后,无人十月作重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见菊二首 其二》是南宋时期赵蕃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菊花的热爱和赞美,以及诗人在赏菊时的情感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又号益斋,自号溪堂,宁宗朝名臣赵汝愚六世孙。他是南宋著名诗人、学者,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
  • 赵蕃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靖康之变后的时代动荡,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蕴深远著称,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和注释
  • 花前曳杖极徜徉,为汝临风一慨慷。直自东坡仙去后,无人十月作重阳。
  • 译文:在花前我拖着拐杖尽情地徜徉,为你临风感慨万分。自从苏轼先生仙逝后,再没有人能在十月里重过重阳节了。
  • 注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他在赏菊时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的感慨,传达出对菊花的敬仰之情。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诗人在赏菊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诗中的“花前曳杖”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在赏菊时悠然自得的姿态;而“为汝临风一慨慷”则表达了诗人在赏菊时的情感体验,即在自然的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十月见菊二首 其二》不仅展示了赵蕃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风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