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交游才着我,近来酬唱喜添君。
请君立拜诗坛将,容我闲寻茗碗勋。
沅陵契丈用蕃将至辰州寄在伯兄韵作诗见属用韵奉答二首 其一
介绍
《沅陵契丈用蕃将至辰州寄在伯兄韵作诗见属用韵奉答二首其一》是清代文学家张鹏翀的诗作。这首诗是张鹏翀对朋友送别之情的回应,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对友情和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沅陵契丈用蕃将至辰州寄在伯兄”,意思是说沅陵的契丈将要前往辰州,而作者恰好在伯兄处,所以有感而发。契丈即契交,指彼此有交情的人;用蕃将至辰州,是指沅陵的契丈要前往辰州。
第二句“寄在伯兄”中的“寄”字,可以理解为寄托、寄情,也可以理解为寄居,即在伯兄处暂时居住、停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与伯兄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互相思念之情。
第三句“借问伯兄知几许”,意思是询问伯兄对世事的了解有多少?这里的“知几许”可以理解为对世事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理解为知道多少事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伯兄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够了解世间的一切,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第四句“莫惜尊前倾一巵”,意思是不要吝惜在酒杯前倾倒一杯酒。这里的“尊前”可以解释为在酒席上,也可以理解为在尊贵的地位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伯兄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希望他能够慷慨地招待自己。
第五句“君家高阁正清秋”,意思是你的家里正在秋天里,环境清幽。这里的“高阁”可以解释为高大的阁楼,也可以理解为高处的楼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伯兄家中环境的赞美之情,也希望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一个美好的秋天。
第六句“我辈行歌去复还”,意思是我们一行行走歌唱着离去又回来。这里的“去复还”可以理解为离去又归来,也可以理解为去而又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希望他们能一起经历更多的风雨和挫折,最终回到原点。
第七句“此生谁不老相从”意思是说在这个世上,谁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衰老的?这里的“谁不”可以理解为不是任何人,也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能够例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八句“况当秋色到茅屋”意思是说更何况当秋天的景色降临到茅屋时?这里的“茅屋”可以解释为简陋的房屋,也可以理解为乡村的小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九句“好把新篇付与谁”意思是说最好把新的篇章交付给谁?这里的“新篇”可以理解为新的创作,也可以理解为新的章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创作的热情和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读者的期望和尊重。
第十句、十一句分别是诗人的自述和对友人的劝勉,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