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斯远见过三首 其三

四山一夜雨连明,岂料新晴顿得成。
还往自兹宁可计,要须留句当题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斯远见过三首·四山一夜雨连明》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赵蕃(1143年-约1229年),字恭老,号东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等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传诵,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语到蝉连自不休,吾曹岂亦固相求。
    望穷云谷云深处,共约骖羸向晚秋。
  • 译文
    言语传达到蝉声连绵不停歇,我们彼此固守着共同的追求。眺望遥远的云谷和深邃的云海,约定在凉爽的秋季相聚。
  1. 作品赏析
  • 意象运用:赵蕃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隐喻,如“四山一夜雨连明”中的“四山”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而“雨连明”则象征着环境的湿润与清新。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共同追求的坚持。通过简洁的语言,赵蕃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志趣相投的友情,这种情感在宋诗中较为少见,显得尤为珍贵。
  1. 创作背景
  • 根据《次韵斯远见过三首》的序言,赵蕃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期。面对政治上的失意和个人生活中的困顿,他选择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的心境紧密相连,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1.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赵蕃的诗歌以其语言的简洁明了而著称。他善于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核心意义。
  • 意境深远:赵蕃在作品中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构建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1. 影响与评价
  • 赵蕃的诗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清新自然的诗风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典范,而他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探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 赵蕃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推崇,他的文学作品被后人多次引用和研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次韵斯远见过三首·四山一夜雨连明》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赵蕃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