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斯远夜归自溪南之作

忆昔曾闻南渡初,里人最赏白社徐。
君如竹林有隽子,我类犬子睎相如。
君子何翅一头出,李杜齐名真是溢。
唱酬纵许并流传,安有隋珠混燕石。
我今鬓发衰且残,君乃春秋富未阑。
后人纵使加讥弹,韩也固豪郊自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给出的链接指向的是宋朝赵蕃的一首诗词《次韵斯远夜归自溪南之作》。下面将从多角度对这首诗词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著称。赵蕃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丰,尤以其七言律诗见长,其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学者的喜爱和推崇。
  1. 诗词原文与解析
  • 诗句“忆昔曾闻南渡初,里人最赏白社徐”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历史的回顾及对家乡人民深厚情感的怀念。这里的“南渡初”可能指的是宋室南迁的历史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
  • “君如竹林有隽子,我类犬子睎相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位诗人比作各有特色的竹中之贤,既表现了他们的才华横溢,也表达了彼此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尊敬。
  • 最后两句“君子何翅一头出,李杜齐名真是溢”,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对比李白(李杜之一)的卓越成就,强调了作者自己虽然不如古人显赫一时,但依然有着自己的独特贡献和价值。
  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赵蕃的这首诗作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多元为其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通过对南渡之初的历史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赵蕃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 此外,通过对李白的提及,诗人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追求文学卓越的精神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首《次韵斯远夜归自溪南之作》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具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艺术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