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作庐陵掾,先君官赣州。
书邮时问讯,江驿几淹留。
抚事今安在,临风涕莫收。
谁为耆旧传,好寄竹林游。
挽汪养源舍人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探讨宋朝诗人赵蕃的《挽汪养源舍人二首 其二》时,首先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其文学价值。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赵蕃,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著有《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赵蕃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在书法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受颜真卿、李建中、苏舜钦、苏轼、黄庭坚等影响较大。
诗歌原文:《挽汪义源舍人二首 其二》是赵蕃为纪念他的友人汪养源而作的组诗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汪养源的深情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赞美。诗中的“公作庐陵掾”表明了汪养源曾经担任过庐陵县的地方官员;“先君官赣州”则说明汪养源与赵蕃的父亲(赵蕃的祖父)都曾在赣州任职。诗中还提到了汪养源的书法才能,称赞他的文章达到了宗匠级别,人物展现了规模。最后一句“谁为耆旧传,好寄竹林游”则表达了对汪养源晚年生活的祝愿和对他的尊敬。
诗歌鉴赏:此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汪养源生平的描述和对其书法成就的赞美,展现了赵蕃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才华的钦佩。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尊重,以及对前辈贤能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法考证,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宋朝末年至元初年间完成的。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南迁,赵蕃作为一位忠臣,对故国有着深刻的思念,对友人的回忆和缅怀成为了他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环境,也使得它成为研究南宋文人生活和心态的重要文献资料。
赵蕃的《挽汪养源舍人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