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 其四

雪后梅增炯炯,风前柳政徐徐。
道上有诗堪写,人回不用空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其四》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刘公归乡情感的诗歌。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
  • 赵蕃:南宋时期的诗人、学者,字昌朝,号章泉,又号信安居士,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
  1. 诗歌原文
  • 雪后梅增炯炯,风前柳政徐徐。道上有诗堪写,人回不用空书。
    这首诗表达了雪后梅花显得更加明亮(“雪后梅增炯炯”),风中柳树摇曳生姿(“风前柳政徐徐”)的景象。作者认为道上如果有诗可以书写,那么无需空泛地写信(“人回不用空书”)。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隐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主题分析
  • 归乡之情: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赵蕃对于刘公回归家乡的深深祝福和不舍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
  • 诗歌风格:赵蕃的诗歌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能够深入人心。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其四》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宋代文人诗歌的一个典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人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