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县尉

劳人州县若为情,蹭蹬穷途已半生。
愁满西风双鬓白,梦回中夜寸心惊。
每惭彭泽辞升斗,终合吴门变姓名。
且把黄花泛杯酒,秋深萧寺有馀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县尉》是南宋文学家赵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右司谏、殿中侍御史等职,后因反对秦桧等人而遭到排挤与贬谪。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其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
    劳人州县若为情,蹭蹬穷途已半生。
    愁满西风双鬓白,梦回中夜寸心惊。
    每惭彭泽辞升斗,终合吴门变姓名。
    且把黄花泛杯酒,秋深萧寺有馀清。

  3.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无奈。首联“劳人州县若为情,蹭蹬穷途已半生”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感到自己被官场琐事困扰,生活已经疲惫不已,历经半生仍不得志。颔联“愁满西风双鬓白,梦回中夜寸心惊”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西风中的忧愁使他两鬓斑白,梦中的惊恐使他心神不宁。颈联“每惭彭泽辞升斗,终合吴门变姓名”反映了诗人对于放弃个人功名欲望和改变姓名的无奈选择,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追求。尾联“且把黄花泛杯酒,秋深萧寺有馀清”则以饮酒为乐,寄寓了诗人在秋天萧瑟的寺院中寻找心灵的宁静。

赵鼎的《次韵县尉》不仅是一首表达其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诗歌,也是南宋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南宋时期的文人如何通过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