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和靖墓

孤山擎出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香。
满酌湖波遥一酹,问咸平事已荒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和靖墓》是宋代诗人邓林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孤山的梅花与湖水,以及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邓林: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在宋末元初,他的诗词作品尤其受到后世的推崇,被后人多次引用和评论。
  1. 诗歌原文
    孤山擎出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香。
    满酌湖波遥一酹,问咸平事已荒凉。

  2. 诗歌赏析

  • 孤山与梅花:诗中的“孤山擎出水中央”描绘了一座孤峰矗立在水面之上的景象,而“留下梅花代代香”则表达了梅花作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历经岁月依旧芬芳四溢。
  • 历史遗迹与现实情感:“满酌湖波遥一酹”通过“酹”这一仪式动作,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缅怀之情,而“问咸平事已荒凉”则是诗人对往昔盛世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当前社会变迁的无奈。
  1. 诗歌主题
  • 怀旧与哀思:整首诗通过对孤山、梅花以及湖波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代的追忆以及面对现实变迁的复杂情感。
  •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冲突。
  1. 文化意义
  • 历史记忆的传承: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通过这样的形式,诗人希望将文化遗产传递给后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视这些历史记忆。
  • 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能够以凝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邓林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如何通过艺术手法来传达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望和靖墓》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