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松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
炎洲六月尘生海,一朝化作无边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霹雳松》是一首宋代的著名诗作,由诗人邓肃创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邓肃(963年—1027年),字元吉,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 邓肃的生平不详,但据记载,他生活在北宋初期,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 诗歌原文
  •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 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
  •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
  • 炎洲六月尘生海,一朝化作无边春。
  1. 诗歌赏析
  • 《霹雳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雄浑壮丽的景象。诗中的“老干千年如削铁”形象地描绘了古树的坚韧与古老;“蛰龙酿春未肯泄”则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时的生机与活力。
  • 诗中也不乏对细节的捕捉,如“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动物以人的动作和表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砰轰一声惊倒人”,不仅描述了声音的巨大,还通过“雨势更挽银河倾”进一步渲染了雨势的猛烈和壮观,使整首诗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自然界的景象到人的情感,层层递进,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
  1. 诗歌背景
  • 关于《霹雳松》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具体的资料记载。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可能是诗人邓肃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所感而创作的。这些景点可能包括山林、江河等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诗中,创作出这样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作品。

《霹雳松》作为邓肃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也在文化上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还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