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趣十二首 其十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
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
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趣十二首 其十》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抒发的诗作。郑刚中在这首诗中,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郑刚中是宋孝宗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受到过皇帝秦桧的赏识,并在后来因直言不讳而被罢官流放。
  • 文学成就:郑刚中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词创作上,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1. 诗词原文
  • 原文展示:《幽趣十二首 其十》原文如下:“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 诗句解析:这组诗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宁静中找到自我的心境。“幽趣无人会”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深莫测、难以言表的诗意追求;“天宽物自容”则表现了自然界万物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哲学思考,即天地万物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和秩序。这种观点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与内在精神自由的思想。
  • 个人境遇:诗中的意象还透露出诗人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如“夔休怜踸踔”,意指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某种坚韧和尊严;“吟苦秋虫适”则描绘了诗人在寂寞中仍保持清醒与独立。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郑刚中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来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艺术氛围。诗中的“夔休”、“鱼勿”等词句,都赋予了动物以人的品格和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一句话都能深入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空间。
  1. 历史评价
  • 文学地位:尽管郑刚中在历史上并未获得极高的声誉,但他的诗歌作品却被视为宋诗中的佳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文化意义:《幽趣十二首 其十》不仅是郑刚中个人艺术创作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生活态度的具体反映。

郑刚中的《幽趣十二首 其十》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的诗作,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表达。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示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