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村居好四绝 其二

春到村居好,园林兴味长。
蚕贪桑眼出,蜂趁蜜脾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刚中是宋朝的文学家,他的《春到村居好四绝·其二》是一首描绘春天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生动地描述了初春时节的农村景象,还体现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在“春到村居好”一句中,郑刚中用“好”字概括了整个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这种描述方式直接传达出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充满活力的春天图景。

诗歌中的“蚕贪桑眼出,蜂趁蜜脾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农人忙碌的景象。通过“蚕贪桑眼出”和“蜂趁蜜脾忙”,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生命力,也反映了农民对春天的期待和努力。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循环,也表现了人类在自然规律下的生活状态。

在“园林兴味长”一句中,郑刚中表达了对春天园林之美的欣赏。园林不仅仅是植物的生长地,更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地方,春天的到来使得园林更加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好。

郑刚中在整首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将寒冷的天气与春天的暖意对比,将雨丝与花条相对照。这样丰富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更能触动人心。

郑刚中在写作背景上,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南宋抗金名臣,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这一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历史情境,使他的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百姓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郑刚中的《春到村居好四绝·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了生命活力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朝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