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周务本三绝·其三》是宋朝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抚字心劳清愈甚,洁廉官小俸无多。
知公但欲邦人乐,虽瘦虽贫不奈何。
诗词赏析:
- 首句解析:首句“抚字心劳清愈甚”,表达了诗人为政者的责任感及内心所承受的压力。这里的“抚”指的是安抚百姓,而“字”则指文治教化,“心劳”则强调了内心的劳累与忧虑。“清愈甚”表明这种忧虑不仅来源于政治上的得失,更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
- 第二句解析:“洁廉官小俸无多。”反映了郑刚中作为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虽然官职卑微,俸禄有限,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不辱使命。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职责的认识和坚守,也反映了他对于清廉从政的执着追求。
- 尾句解析:“知公但欲邦人乐,虽瘦虽贫不奈何。”在尾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周务本的深切期望,即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百姓快乐,即使自己身处贫困也无可奈何。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深同情以及愿意为此付出一切的决心。
- 历史背景:
- 郑刚中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关爱。
- 艺术特点:
- 情感真挚:这首诗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直击人心。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担忧和对民众的关怀。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抚字心劳”和“洁廉官小俸无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深邃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呈周务本三绝·其三》不仅是郑刚中个人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宋代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的重要线索。
- 艺术价值: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但内容却非常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 现实意义:
- 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需要像郑刚中这样的政治家一样,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福祉。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郑刚中的清廉从政精神,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公正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呈周务本三绝·其三》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诗歌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关怀。这首诗不仅是郑刚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