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叔靖三绝 其三

屋后瓜畴接芋区,门前寥落翳庵䕡。
愚痴不顾妻儿笑,依旧灯窗夜读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叔靖三绝·其三”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更为详尽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刚中,字亨仲,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享年六十七岁。他是一位南宋抗金名臣,曾为秦桧所荐,后遭秦桧忌恨,被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尽管身处逆境,郑刚中依然著有《北山集》三十卷。

  2. 作品背景与内容

  • 该作品出自《和张叔靖三绝》,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之一。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描绘后生和老者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诗中写道:“后生修饰正争妍,老者何颜与拍肩。竹径柴门闭深寂,嵇康只愿得高眠。”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年轻人追求外在修饰、老年人选择静谧生活的不同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解和同情。
  • 郑刚中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物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揭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与处境。
  1. 艺术特色
  • 郑刚中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在这首作品中,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年轻人的浮华与老年人的恬淡进行鲜明对照,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和张叔靖三绝》中的诗句,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而且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郑刚中的《和张叔靖三绝·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深刻社会观察和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物生活的刻画,诗人展示了时代的变迁及其对个体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理解。

相关推荐